“补天之手、贯虱之睛、灵慧虚和、心细如发。”这是明代周嘉胄在《装潢志》里提出的装裱良工应具备的本领。古籍修复是一项传统技艺,传承至今,修复师们早已不再是简单的“糨糊工”,而是越来越多地通过专业学习走上工作岗位,并在老师傅的手把手教授,新技术、新设备的应用,以及传承推广活动的举办中,不断实现技艺的飞跃和能力的复合。安徽省图书馆“85后”古籍修复师耿宁就是这样一位科班出身、在岗位上实现升级的新时代工匠。
一、6年专业学习打基础,10余年修复实践强技艺
耿宁进入古籍修复这一行,某种程度上说,是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她就对历史和古典文学很感兴趣。在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她第一志愿就选择了金陵科技学院的古典文献(古籍修复)专业,大学四年跟随曾供职于南京图书馆的古籍修复专家周苏阳老师,学习了古籍修复的基础知识和实践操作。后又考入安徽大学文物与博物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攻读科技文物保护方向,为参与古籍修复工作中奠定了基础。
“刚接触这个专业的时候,学校设置了很多古典文献学和计算机学的专业课程。那个时候很不理解,觉得古籍修复就是份‘手艺活儿’,把补书的技术学好不就行了。”耿宁回忆说,等到真正走上修复岗位,在一次一次的修复实践中,才越来越能感觉到当时老师在课程设置上的用心良苦。例如说文解字、古代汉语等课程,让她能够通过学习读懂文言文,看得懂古籍;版本学、校勘学等课程帮助她了解了古籍的版本;计算机基础和编程类的课程设置,现在看来,更是顺应了目前科技赋能古籍活化的趋势。
2012年,耿宁考入了安徽省图书馆历史文献部,专职从事修复工作。工作多年,修复过的古籍越来越多,也积累了一些心得和巧思。“我记得曾经修复过一册装帧非常有特色的馆藏清抄本 《百花诗》,当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严重虫蛀和装帧形式难复原,最后是运用 了机补和手工修补结合的方式才完成了虫蛀书叶的修复,并且还原了其竹签毛装的装帧形式。还有一册徽州特色地方文献——明万历木活字印本《【徽州休宁】鱼鳞册》,全书开本较大,毛装,楮皮纸质的书叶絮化卷曲,修复起来有较大难度。”很多当时百思不得其解、反复请教和尝试的过程,现在说起来也许就是轻飘飘的“一句话”,但凝结的用心却都可以在修复过的藏品身上体现出来。
积累的经验多了,耿宁也有了自己的独家心得,“我在潘美娣老师的启发下自己发掘的好用做法是‘润补法’”。常见的补书方法有“干补法”和“湿补法”,“润补法”是怎样的做法呢?“就是在打开一张待修书叶时,可以先在书叶上喷少量水润一下书叶,令书叶舒展,尤其是在溜口时,避免了因书口局部过湿而产生的喇叭口或褶皱,可以溜得更加平整,且更易喷平。”耿宁介绍说。
二、师带徒与专业培训并驾齐驱,“匠心”传承是不变的根本
专业学习奠定基础,又赶上修复事业蓬勃发展的好时候,耿宁迅速成长。“我刚进馆时,古籍修复室正在扩建,原来的古籍修复室只是一间十几平方米的小办公室,专职从事修复工作的也只有一个人。扩建后的修复室达到了200平方米,各项规章制度和管理条例也逐步完善。”不久后的2015年,安徽省图书馆的修复师人数达到5人。2016年,安徽省图书馆挂牌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安徽传习 所”,聘请古籍修复专家潘美娣为导师,安徽省古籍修复事业发展逐步加快。“潘美娣导师收徒8名,教了我们5年,2021年传习所又聘请了修复专家肖晓梅为导师,继续传习古籍修复技艺。” 有学科基础,又有修复专家手把手的传习教学,耿宁很快成长为“传习所助理导师”,一边学习,一边也开始考虑人才培养相关问题。
安徽省图书馆在培养修复人才方面下了不少功夫,派员参加各类古籍修复相关培训,涵盖中、西文古籍修复技术,碑帖拓片修复技术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宣传推广等内容,使修复师们开阔了眼界,提高了业务水平。此外,还注重培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复合型研究人才,鼓励修复师们多思考、多动笔、多研究,营造良好的学术研究氛围。在搭建全省古籍修复人才梯队方面,2018年面向安徽省古籍公藏单位举办了第一期“安徽省古籍保护与修复技术培训初级班”,2019年举行“晒技艺·赛风采”首届安徽省古籍修复技能大赛,提升了全省古籍修复人员的业务技能,为安徽省博物院、合肥市图书馆、安庆市图书馆等省内古籍收藏量较大单位培养了一批修复 人才。作为金陵科技学院的实习基地,安徽省图书馆近年来陆续接收实习生若干名。2022年10月中旬,策划开展了“第一期安徽古保讲坛”,面向全省古籍修复与库房相关工作人员、高校文献资源建设师生,邀请国家图书馆的古籍保护专家进行线上形式的主题讲座,帮助全省乃至全国范围内的古籍保护工作同行进行深入交流和资源共享。
“在科技进步的今天,古籍修复工作也面临着越来越丰富的挑战。”耿宁强调,为保证修复工作的科学性,修复师要掌握更多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例如过去老师傅配纸只需要眼观、手摸,凭借经验去配纸,如今在强调科学性的基础上需要运用纸张纤维检测仪、纸张测厚仪、pH测试仪等仪器做出具体数据后再选出最适合的补纸。
除日常修复工作外,为了“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让古籍中的文字活起来”,修复师还肩负着相关传统技艺推广的职责,比如安徽传习所面向读者策划开展的一系列古籍修复、雕版印刷等传统技艺体验和“非遗进校园”活动,帮助古籍保护的意识在大众中传播。
古籍修复工作的内容虽然越来越丰富,但培养修复人才最重要的还是要传承的匠心精神。“我认为修复人才最需要具备的素质就是责任感,一本破损的古籍交到我手上,我就要对它负责,同时还要有对于这项传统技艺进行传承和传播的责任感。” 耿宁说,这是一条甘于独坐“冷板凳”的“修行之路”。潘美娣导师所说的“修书亦修心”和肖晓梅导师“苦中思乐,潜心孤诣”的工作精神和态度都是对“匠心”最好的诠释。
三、以“国家级”标准改造硬件以科研力量助力技艺提升
2007年“中华古籍保护计划”实施以来,文化部命名了12家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设立了12家国家古籍保护人才培训基地,建立了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附设32家传习所,全国各地在修复领域的投入不断加大。安徽省图书馆也抓住机遇,不仅于2016年挂牌成立“国家级古籍修复技艺传习中心安徽传习所”,还于2021年申报了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今年4月份接受了国家古籍保护中心的评审。“今年我馆有一项重点工作,就是进行民国书库和古籍修复室的改造,我们将继续以‘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的标准不断提升各方面软硬件条件。”
从图书馆层面来说,古籍修复事业的发展需要有不断完善的硬件设备设施及稳定的经费保障支持,而从修复师专业技术层面,则需要有更多参与项目的机会,以及科技力量的注入。耿宁希望,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开展馆校联合,充分利用高校的科研力量助力古籍修复工作更加科学和完善。“接下来,我们会在馆校联合方面多下功夫,积极探索与高校建立科研合作关系,以弥补对修复纸张物化性能理论研究的不足,同时也促进理论成果转化为应用实践,共同推动我省古籍修复研究更加深入、科学、全面。”另外,对于图书馆古籍修复师的职称认定条件,耿宁也希望能有别于图书情报职称系列,可以用更多优秀的修复作品来证明。
古籍修复工作看似单调枯燥,需要有很强的信念感和责任感,而耿宁已经从这份孤寂中学会了寻找惊喜和乐趣。她动情地说:“一张张书叶是我和古人对话的桥梁,一个个虫洞是我对历史痕迹的触摸,一片片浮签是我和前辈思想的碰撞。虽然我与‘补天之手’相判云泥,但我会带着这份匠心精进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