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陆国家级古籍修復师指导学员修復善本。(中新社)
2007年大陆启动古籍保护计划,迄今已建立25家国家级古籍修復技艺传习所,10余家院校开设相关专业,9000余人次参加过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举办的相关培训。越来越多年轻人开始进入这个行业,也为其注入更多活力。
29岁的金鑫是投入古籍修復的年轻人之一。与同龄者相较,金鑫从事的工作古老又神秘,每天都需要和沉睡上百年的古籍打交道。古籍修復是个技术活,也是良心活,如同“书郎中”,得先透过“望、闻、问、切”了解每本书的病情,再对症下药。
最小的才26岁
金鑫在安徽省图书馆古籍修復中心工作,他的同事最大34岁,最小26岁,都毕业于金陵科技学院,是大陆最早开设古籍修復本科专业的高校。古汉语、版本学、字画装裱、书法篆刻、雕版印刷,专业的学科训练让他们掌握多学科知识,成为面面俱到的“杂家”。
但是长期为古籍“探诊看病”,让这群年轻“书郎中”沾上职业病。由于古籍都有几百年了,一打开都是灰,有时候霉菌灰尘太多脸会过敏,5人几乎都有鼻炎。金鑫说,“同事们常打趣,这里闻不到书香味,只有书霉味。”
31岁的耿寧从事古籍修復工作6年,算是5人里的“老人”。她说,“虫蛀和鼠囓的书需要补洞,糟朽和粘连的古籍情况更严重,还需要托一张皮纸进行加固。”古籍修復的原则是抢救为主、修旧如旧、过程可逆,修旧如旧最重要。修復需要经过配纸、拆书、溜口、补破、折页、锤书、装订等多项工序。
新仪器很给力
修復师们使用的很多工具都是前辈传下来的,但这群年轻人也会充分利用专业的科学仪器。耿寧说,“纸张纤维测试仪可以精确判断纸的成分类型。测厚仪可以快速测量书页的厚度,精确到0.01公厘,这对于修復用纸的选配非常重要。”
在图书馆深处,5个年轻人大部分时间都是埋头修復,这份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和定力,有时候一天只能修一两页,但不能阻止这群年轻“书郎中”对这份工作的热爱。
看似重复单调的修復生活里,这群年轻人寻找着自己的小乐趣。金鑫说,“有些古籍内容很有意思,可以趁机了解古人的生活,像之前修復的一本书里就介绍古人是如何玩游戏的。每本书的装帧、破损情况都不一样,看似重复的工作实则有很多变化,所以对每本书都会有期待。”
中国古籍保护协会
本文转载《旺报》记者:王晓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