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关注我们
最新动态

“为新质生产力提供高质量教育支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召开专题学习交流会

编辑:校友办 | 发表日期:2024-04-18

发展新质生产力,高校何为?4月12日,我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扩大)会,围绕新质生产力主题,结合学校实际进行交流研讨。校党委书记刘志远主持会议并讲话,校领导、校党委委员、校纪委委员、二级党组织书记、党群部门负责人、二级学院院长参加会议。

会上,校党委副书记单晓峰传达了上级有关文件精神。

校长刘永彪以《应用型高校如何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为题作重点发言,结合学校实际谈了三点体会:一要吃透概念内涵,因地制宜把握新质生产力。高校服务发展新质生产力要“知自己”“鉴他人”“明全局”,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自觉把工作置于地方区域发展战略布局中谋划推进,制定出符合全局利益且切实可行的发展策略。二要围绕发展需求,创新改革服务新质生产力。要锻造人才高地奠定发展基础,强化科技创新提升发展动能,优化学科专业提供发展支撑,改革教育体系培育新质人才,在问需地方发展、问需产业提质、问需科技创新中不断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三要深化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要推进有组织的校企合作,将产业、企业需求与高校科研有效链接,持续深化校地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有组织科研载体的作用,形成更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成果。要推进协同育人走深走实,联手行业企业建设现代产业学院、深层次产学研联合培养平台等,完善全过程协同育人机制,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副校长张燕认为,新质生产力是生产工具、生产要素的变革和企业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的阶梯式跃迁。建设高校工程实践中心是国家战略及数字化发展的需要,是本科工程教育实际的需要。她从设计目标、实现功能、设计架构、设计要点等方面交流了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背景下建设高校工程实践中心的思考。

副校长顾晓燕认为,要深入推进“时代新人铸魂工程”,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筑牢人才之魂;围绕新质生产力对劳动者的素质要求,变革课程教育体系;深化教育数字化系统工程,塑造教育发展新优势;“数智”赋能教学组织发展,推进教学组织形态演化;践行四链融合发展,形成新质人才共建合力。

副校长叶智锐认为,高校作为科技和人才的集中交汇点,要深刻认识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大意义,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找准科技攻关“关键点”,激发新质生产力新动能;锁定人才引育“发力点”,释放新质生产力新红利;瞄准机制健全“突破点”,优化新质生产力新生态。

材料工程学院院长叶原丰、商学院院长刘磊、研究生处处长张长青结合工作实际,先后作了交流发言。

刘志远在学习小结中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大势所趋,全校上下要认真学习领会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义,深入思考如何在发展新质生产力中展现金科作为,真抓实干,推动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他提出三点要求:一要持续加深理论学习,掌握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总钥匙”。要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同习近平总书记历次考察江苏对科技创新、产业创新、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指示融会贯通,整体推进落实。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讲话作为当前重大政治任务,强化理论武装,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科学思维。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因地制宜、因校制宜,将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的坚实行动。二要有力发挥支点作用,走出符合实际、向“新”求“质”的宽路径。要找准南京亟需的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切入点,优化调整学科专业布局,提高人才培养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的匹配度。要找准束缚产科教协同育人的痛点堵点,重点布局和建设一批高水平科学研究平台,立项一批高质量科研创新项目。要加大与南京优质地方企业多维深度合作,促进新质生产力成果在学校传播应用。要不断推进教育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改革,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三要扎实推进各项工作,交出步履坚实、实绩实效的“新答卷”。要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提振干事创业的精气神,激发创新发展的源动力,强化落实,务求实效。要深入推进各项教学综合改革,破旧局立新局,反哺科技创新、产业创新。要切实强化内涵建设,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全力做好迎接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工作,高质量创建江苏省一流应用型本科高校,在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新兴应用型大学进程中交出一份亮丽的“新答卷”。

刘志远主持会议并讲话

刘永彪作重点交流发言

会议现场